2024-04-27 15:50
虽然是2019年的数据,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景区投资人借鉴的地方,文章有点长,但值得看完。
旅游景区开发,典型的“坐地收钱”的商业模式,即把旅游资源围起来收门票,虽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,但这门生意,有几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。
2、经济效益的外溢。旅游景区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。旅游资源带来了人流和消费的同时,一定程度上也肥了“景区的邻居”。如何承接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,避免“为别人做嫁衣”,是旅游景区开发需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。
旅游景区开发,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。旅游景区的上市公司在A股有13家,新三板有27家。这40家固定资产原值合计253.4亿元,加上土地使用权、资源租赁权或特许经营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账面原值为55.2亿元,两项合计308.6亿元。
近几年来,我国的GDP增速维持在6.5%左右,而旅游业总收入的增速更是达两位数。此外,我们将这308.6亿元如果不是用来投资建设景区,而是长期存放银行,也有3.5%的收益,而这个收益几乎无风险的,就是资金的机会成本。
因此可以理解为:308.6亿元的投资收益如果达到6.5%,就算是跑赢了社会财富平均增值的速度;如果达到10%以上,才算是赶上了旅游业投资收益的普遍水平。即,308.6×10%=30.86亿元,才算是可以接受的。
2018年,上述40家旅游景区相关企业合计实现营收137.2亿元,净利润29.8亿元,净利润率达21.72%。净利润水平相当高,但与30.86亿元的最低收益要求仍有差距。
净利润是会计利润,包括了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的折旧与摊销。而“折旧与摊销”并不是一项实际发生的成本,可以认为,投资收益等于“折旧与摊销”额加上净利润。
2018年,上述40家企业折旧与摊销合计15.8亿元,加上29.8亿元净利润,实际投资收益是45.6亿元,收益率14.8%,超过了旅游业总收入的增速。但是,这个数据是不够全面的,因为旅业涉及到一项重要的指标:资本性支出。
企业为了维持或扩大经营规模,进行必要的固定资产增加、更新、改造等支出以及无形资产、其他营业性资产的再投入。
可以看到,2018年40家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合计为29.3亿元,占45.6亿元投资收益的64.3%。扣除资本性支出后,剩余可支配收益是16.3亿元,可支配收益率约5.3%,并不算高。
总体说来,旅游景区的投资回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厚。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,旅游景区生意确实很挣钱,但由于资本性支出的存在,景区的投资收益大部分都转化成为了资产,可支配的投资收益比例并不高。
以固定资产类为主的资产结构及资产周转率指标数值低,表明旅游景区是典型的重资产生意。反映在财务上,则是旅游景区固定成本大、变动成本小的特点。
对比井冈山、黄山景区可以发现,与景区内部运营密切相关的观光索道、景区客运、景区配套综合服务等三项业务的营业成本随游客量的波动确实很小。
如上图所示,A点所对应的游客量是旅游景区的生死存亡点,在这一点之下营业收入无法覆盖债务成本,企业面临信用破产风险。B点是投资收益零点,在这一点之上,企业才有闲余资金,用于资本性支出及广告宣传等。C点是会计盈亏平衡点,在这一点之上,企业才有会计利润。D点是营收滞涨点,在CD之间,随着游客尝鲜退潮,景区不得不提升折扣吸引游客,导致营收滞涨。E点是景区游客的容量上限点,处于在DE之间的景区通常是供不应求的热门景区,其游客量接近饱和,因此可以通过提高门票价格、减少折扣等,增加营收。
而处于DE之间的景区“打卡型”景区提高门票价格,并不会减少总体游客量,反而有助于淘汰出游意愿和消费能力不强的游客,进而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营收水平。这或许是热门景区票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。
仍以上述自有资本金1亿元并贷款1亿元修建一家景区为例。若以年利率6%获得期限为10年的贷款1亿元,采用等额本息的方式则每年需要还款1332.25万元。假设景区人均消费为100元,则A点需要13.3万人次的年游客量才能保证景区的基本生存。
而人工成本可以看成是维护固定资产的主要开支。多数景区维持在6-12%区间,取值9%,则人工与维护成本约1800万元,对应B点游客量31.3万人次。
再根据前面统计的数据,上述40家企业年折旧与摊销额15.8亿元占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原值308.6亿元的比例约5.1%。本例中,可得到其年折旧与摊销额为1020万元,对应C点游客量41.5万人次。
可以说,2亿元投资具有现实代表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4 PG电子·(中国)官方网站旅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: